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即它是生命所必不可少的,人体每天都少不了水的摄入。一般情况下,每天喝1200毫升至2000毫升的水才是正常的,才可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否则喝水太少体内的细胞就会处于失水的状态,导致血液的粘稠度上升,进而影响到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同时也不利于废物排出体外。
水的摄入是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进行补充:
1、直接摄入。水的摄入通常可以通过直接饮水来进行补充,每天的饮水量的最低标准一般是在1200毫升(8杯水),饮水过少体内水分就会失去平衡,细胞处于失水的状态,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不能利于废物的排泄。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要去喝水,这是因为口渴它本身就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性反应,一旦出现口渴的现象,就说明机体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水的症状。特别是在比较炎热的夏天以及进行剧烈的运动后出了比较多的汗水,这个时候人体就需要适当的增加一些饮水量,这样才能够保持饮水出入量的平衡。
因此大家一定要养成及时补充水分的习惯,这样才可以让身体的水分补充平衡,同时也可以让身体得到足够的水分,进而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此外,在喝水的时候要注意水的温度,一般不要喝65度以上的热水,否则很容易致癌。这是由于超过65度就会造成黏膜出现损伤,长期让黏膜处于受伤的状态,则很容易使食管或者是口腔黏膜引发癌变的现象。因此大家在补充水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喝55度左右的水较为合适。
2、从食物中获取。据研究发现食物里所含有的水量大约是在70毫升至9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水果以及蔬菜里面所含的水分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比如苹果、梨子、橙子、青菜、胡萝卜等,均可以帮助机体补充较多的水分,因此建议大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一点新鲜的水果蔬菜。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摄取水分,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对身体有比较好的作用。
上一篇: 为什么不能空腹喝牛奶
下一篇: 早晨起床喝温水有什么好处
-
宅在家不社交,心理健康要注意
浏览1000次
-
腹泻期间不能吃哪些食物
浏览998次
-
什么样的早餐更健康
浏览994次
-
一天中哪些时间适合吃水果
浏览989次
-
烟酒不离口,健康隐患大
浏览984次
-
感冒时吃哪些食物有助于恢复
浏览974次